多措并举 别让手机“绑架”生活
(中政申论批改中心老师评语:标题内容过于空泛。如“多措并举”,没有实质性内容,不符合申论准确、针对性强的基本要求。建议考生结合措施论证部分的内容,找出实质的切入点,重新拟定前标题,或拟定副标题,对“多措并举”,作简要地说明。)
古时候,要是在一个荒郊野外发生了群殴事件,路人看到想报官,还得“跋山涉水”去衙门,估计刚到衙门人都已经走了。而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依靠手机便可使生出异地的人方便联系,手机的产生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沟通,提升了信息全球化的发展速度。然而物极必反,如今人们过分地依赖手机,以致手机“绑架”了我们的生活。对此,我们应予足够地重视,多措并举,合理规范使用手机。
(中政申论批改中心老师评语:论点的必要性不够突出。何为总结问题层次,因为申论文章的第一段一般主要是反映问题,为论点的引出蓄势。而此篇文章铺垫论述过过多,反映问题的篇幅过少,人“然而物极必反,……了我们的生活”,未能突出问题的严重性和论点的必要性。建议压缩铺垫论述部分内容,从手机短信广告、手机诈骗信息、黄色信息等角度适当反映手机生活带来的问题,以充分突出论点,即“合理规范使用手机”的必要性。)
追本溯源,造成手机“绑架”生活的原因大体有以下几点。首先,手机的方便快捷使人们习惯了用手机联系,却隔离了人与人之间的真实交际;其次,手机日益丰富的功能涉及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我们仅用小小的屏幕就可以安排好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最后,手机即时海量的信息内容,让人民可以再其中予取予求。面对手机已然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却使我们画地为牢脱离了生活,我们亟待多措并举,拒绝让手机“绑架”了生活。
加强思想观念宣传教育是前提。应在社会生活中提倡“以人为本”的生活理念,让人们适当地放下手中的屏幕,走进生活,关注身边的朋友、家人,与他们真正的对话,在聊天中通过一些不经意的手势或眼神增进彼此的感情。以此使人明白,手机的发明是为了增进沟通,不是成为隔阂交流的砖墙的,应多放下手中的屏幕,常握朋友的双手。
合理应用手机功能是关键。开发商应以科学实用为开发手机软件的取向,多开发对民生有帮助的应用软件,如教育、医疗领域的“智慧校园”“智慧医疗”就是开发得很好的应用软件。而我们在面对一些游戏、娱乐、聊天方面的软件时,应放松为主,适度使用,不能让技术掌握了我们的生活。
完善手机内容的监管体系是保障。有关部门应加大资金投入、人力投入,形成一个对手机中涉黄、欺诈、骚扰等不良内容监管清理的长效机制,给人民群众使用手机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内容环境,鼓励使用手机即时传递正能量内容填补传统新闻媒体在时效上的不足。通过全民参与监督,政府完善监管长效机制,全面防止手机不良内容污染了生活。
(中政申论批改中心老师评语:1、文章的重点不够突出。从整体上看,本篇文章的总结问题和分析问题层次的篇幅和措施论证的篇幅基本一致,行文重点不够突出。建议对前两个层次进行适当压缩与整合,以进一步突出本文的行文重点,充分彰显文章的行文主题;2、部分措施论证的说服力不足。如“开发商应以科学实用为开发……不能让技术掌握了我们的生活”中,没有体现如何倡导合理利用手机功能,论证说服力不足。建议从政府立场思考,换一种角度,即从提供公共服务,丰富民众日常生活这一角度设立分论点,在结合材料内容或联系社会实际的基础上进行论述,切实达到“合理利用手机、别让手机‘绑架’生活”这一目的。)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坐在你的对面,你却在给我发邮件。”手机的普及,喜忧参半,我们应多措并举利用手机的“喜”,防止手机的“忧”——别让手机“绑架”了我们的生活!规范一个良好的手机生活环境,也是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补充。
中政申论在线批改中心老师简评:本篇文章结构完整,层次分明,结尾段落恰当地总结了全文,重申了文章的论点。但还应重视以上评语中指出的问题,并在以后的写作过程中有意识地避免,写出更为规范的申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