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工人力量
从建国之初到改革开放,中国工人一直以勤劳勇敢的姿态出现在各个历史时期,各行各业都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劳动模范,“咱们工人有力量”这昂扬的旋律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工人为祖国四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如今,一大批“80后”“90后”加入到工人的队伍中来,他们身上折射出新的时代特点,许多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
一项调查显示,当下中国仅有1%的人愿意做工人,究其原因:一是企业过度依赖廉价劳动力进行发展,代工模式盛行,致使许多工人变成流水线上的生产机器,一味提高工人的工作强度和时间来换取超额利润,缺少人性化管理和创新激励体系,导致工人缺少责任心和创新精神;二是如今工人的社会地位不高和新时代工人对于自由和尊重极度渴望的矛盾。针对这些问题,立足企业自身,联合政府,动员社会,给予工人安身立命的本领仰望星空的尊严,激励工人迸发工作激情和创造活力迫在眉睫。
推进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工人的技能和创新能力。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以往的代工模式已经走入了发展的死胡同。企业只有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以培养创新能力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经受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风雨洗礼。针对工人的技能培训和创新能力,政府可以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搭建合理的法律框架,完善职业培训机构的准入机制,并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企业则要建立完善的入职和在职培训制度,明确人员培训的操作标准,切实提高工人的操作技能。定期举行新的技术培训和后续进阶培训,建立配套的晋升考核和全覆盖的创新激励体系,鼓励员工立足岗位改进技术工艺和发明创造。
实行人性化管理,培养创新型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发展的血液,也是企业能否长远发展的内在动力。如果一个企业管理严苛,对员工冷暖不闻不问,那么工人的忠诚度和创造力就会削弱,这也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应当为员工安排合理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通过职业拓展训练,举办各部门联谊晚会,增进员工之间的亲情和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纵观全球企业,无一例外将创新视为无上法宝。企业一要树立品牌意识,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文化,并加以传播和利用。二要通过读书教育实践活动,将创新的意识灌输到员工的头脑之中。三要宣传先进人物的工作经验和技术方法,形成带动效应,形成尊重创造、追求创新的企业文化。
重视舆论引导,弘扬工人力量。“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新一地的中国工人当中,也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劳动模范、创新大王。社会舆论应当通过广播、电视、网路、报纸等多种方式宣扬他们的事迹,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吃水不忘挖井人”,并号召广大劳动工作者向他们学习。让工人切切实实成为城市的主人,切实感受到时代的需要和自身使命的崇高。
新的时代已经来临,让我们政府、企业、社会共同携手,给予工人一根铁的杠杆,迸发他们的无穷力量,实现他们的“中国梦”!